top of page

「直男」是如何養成的?

性教育大神落區計劃第二階段 : 社區性/別故事收集計劃

故事收集及共同創造BUDDIES:Matthew @ 性教育大神計劃


「直男癌」、「臭直男」,這些詞你是否聽過?近年來,“直男”這個標籤變得非常負面,為什麼會如此?與此同時,性教育又有什麼關係?這次,我們訪問了一位直男村民(化名),一起探討“直男是如何形成的”,並思考在性教育不足的情況下,直男面臨了哪些問題。


我是「直男」但又不是「直男」?


在當今的網絡文化中,“直男”這個詞多了另一層意思。當一個人(無論性別)的性格比較草率、粗魯,甚至缺乏同理心和溝通能力,對性別意識不夠敏感,有人可能會對他說:“你這個人真是太直男了!”村民認為問題在於,這個人身心性別認同都是男性,而他的性傾向是異性戀,在定義上,他算是一個直男。然而,當“直男”成為一個負面標籤時,作為直男的他感到非常矛盾!


「直男」標籤,原來和社會有關?


實際上,剛才提到的問題明明是性格問題,但為什麼會與性別和性傾向聯繫在一起?村民思考到:「就是我們會要求一個男人要有男子氣概,要做個大男人,例如要照顧女孩子,或者女孩子是弱勢群體,你要好好保護女孩子。這是一種傳統的觀念。所以,如果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受到良好的性別教育,他就會將這些觀念內化,自我膨脹,自然而然地覺得'女人比不上男人',有這種傳統的思維。所以,這可能是社會規範在他成長過程中形成這種思維的原因,所以是否也與性別有關呢?」


不能哭的村民


提到男性受到的社會教育,村民想起自小就知道自己不能哭泣,以及男人就應該堅強等等,否定情緒需要的教育。村民坦言,這個想法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影響,從小到大,當村民遇到悲傷情緒時,他本能地會壓抑這種情緒:「我會用很多方法嘗試讓自己不要哭泣,但其實你越是想不哭泣,反而會哭得更猛烈。因為我覺得很委屈,為什麼我哭泣也不被接受?但好像,好像,堅強不起來,這樣……所以,我覺得這對我有很大的影響,是我童年時的一種羞辱感,一個很需要處理的問題。但這是我長大後才意識到有問題的時候。」村民發現,原來當認為負面情緒是一種錯誤時,會讓他害怕與人建立關係:「我讀書的時候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覺得自己不完整,或者有問題,但很多時候都是基於情緒方面處理問題。因為我知道自己有問題,但我不知自己應該如何處理。我會害怕自己如何控制不到,然後帶到影響別人。」


性教育可以做什麼?


既然「直男」標籤,以及對直男的壓迫,是源自現今性別社會教育,如何能夠擺脫社會對直男的塑造呢?村民分享到,從小到大,他都有兩位家姐與他分享有關溝通、同理心的心得:「為什麼對方會感到不舒服,與人相處有哪些可以做、不可以做......會比較容易察覺,敏感一點。」所以,村民認為性教育不僅僅著重於性,更包括同理心教育、溝通教育、情緒教育等。他最後補充,父母在性別教育上的身教尤其重要:「性教育由父母教好重要,他們要很有意識地成為一個好的人。」父母是否給予子女接受自己,同時接受他人的不同,讓子女尊重不同的人,也是同樣重要的。


一條村還有其他村民


到訪談尾聲,村民說,他花了很多心力和時間,去接受、整理、表達自己的情緒。「讀了很多書去面對情緒,意識到自己這麼多年都沒有表達出來。靠『半夜村民』(在某網上論壇開的半夜心事台),互相扶持,讓人知道你說話的時候會有人在那裡傾聽,所以情感紐帶很強。知道為什麼自己會這樣想,知道如何應對。」當慢慢明白、接受自己的思維方式時,村民不再害怕面對負面情緒,與同樣在這個村裡的其他村民建立了心靈的聯繫。


或許我們都是同一條村莊裡的村民,甚至是同一條村莊裡的村民。在充滿不同性別標籤的世界中,希望我們都能成為彼此接納的村民。



 

項目由社創基金撥款資助

項目培訓及支援由Impact Incubator提供。

Your support matters

​支持我們把服務帶到不同社群

​捐款支持我們的性/別教育工作​

​Donate and support our work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