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性別中立育兒

是近年於西方流行的育兒方式,不少名人如Angelina Jolie和Adele也奉行這種不強調性別的撫養方法。

 

性別中立育兒的重點在於去性別化🙅,強調並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和社會的多元性🦄。不讓🚻二元為主流的刻板性別定型限制了孩子的喜好及發展潛能,讓孩子在沒有性別概念的家庭環境下成長。

 

在性別中立的家庭裡,家長會放手讓子女自由選擇玩具🧸、衣著🩳、喜歡的顏色💚、及興趣⚽️等,同時鼓勵小朋友多作不同的嘗試,協助子女探索自己的喜好。在性別中立的環境裡,沒有順性別女孩會因為剷skinhead去打籃球而被批評「唔似個女仔👎🏼」,也沒有順性別男孩會因為留長髮玩煮飯仔而被責備「唔夠man🫵🏻」。

 

北歐國家瑞典🇸🇪甚至設有性別中立幼兒園🏫。老師們會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,並用中性代名詞去稱呼小朋友,例如以kids, friends, children去代替boys and girls。在不談及性別的校園裡,常見到的,是不同性別的學童會聚在一起玩耍,而不是主流學校裡常見的一群女生👭或一群男生👬。這是因為學童看到的不是彼此間的差異,而是大家相似之處。

 

在香港,去性別化或性別中立育兒彷彿非常遙遠,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,家長或長輩也可以輕鬆減低二元性別對孩子的影響,例如:

🔸把小朋友的房間塗成中性顏色🎨(如近年好hit的大地色系!),而不是粉紅或粉藍

🔸提供不同類型的玩具🪀🪁🚂讓孩子自行選擇

🔸以中性語言如「我小朋友」或「佢」去代替「我個仔/我個女」

🔸避免談及主流社會對二元性別的刻板形象,如「👧女仔要斯文」、「👦🏻男仔唔喊嘅」。

 

從自身的生活中出發,我們每人行出一步,將主流二元體制對孩子發展的限制盡量減低📉,讓每一個兒童都能自由自在地🦋做~自~己。

 

想了解更多性別中立育兒法,可以上Youtube觀看影片 Raised without Gender 🔗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4sPj8HhbwHs

bottom of page